
一例严重心理问题服刑人员林某的认知行为咨询报告
案例内容
【罪犯基本情况】
林某,男,汉族,福建福清人,1983年生,初中文化,已婚。2012年因抢劫、强奸、敲诈勒索罪被判有期徒刑8年。林某性格内向敏感,入狱后人际关系紧张,常与其他服刑人员发生争吵。2016年12月,因琐事与其他服刑人员互殴,被送高危监区严管集训教育7天。近两个月来常感烦躁,用手砸墙,砸东西。食欲下降,入睡困难,孤独,抑郁。
【罪犯教育改造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1.犯因性分析
(1)成长过程。林某出生在福建省福清市一个普通家庭。林某幼年时常目睹父母因为父亲赌博的事情吵架,留下了心理阴影。母亲大部分时间都在市场卖海鲜养家,父亲性情暴躁,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常打骂林某。初一开始经常逃学,多次偷家里的钱出去玩乐,父亲开始时还打骂,后来也不管林某了。
(2)社会经历。18岁时被父母送去当兵,20岁退伍后购买了一辆摩托车,开摩的载客。2012年以嫖娼为名用摩托将一名色情从业女子载到偏僻处,强奸并抢走随身钱物,事后以裸照敲诈勒索该女子。被逮捕判决有期徒刑8年。
2.入监改造表现
林某入监服刑后,多次因琐事与其他服刑人员发生冲突,2016年12月,因琐事与其他服刑人员互殴,被送高危监区严管集训教育7天。近两个月来常感烦躁,用手砸墙,砸东西。食欲下降,入睡困难,孤独,抑郁。通过对收集到的资料和现实改造情况分析,林某存在以下症结:
(1)个性原因。性格内向敏感,缺乏人际交往策略和技巧,又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
(2)社会原因。初中辍学,过早沾染等不良习气,习惯用喝酒嫖娼等错误方式发泄压力。入监服刑后,亲人很少来接见,缺乏沟通的途径,不良情绪无法摆脱。
(3)心理原因。早年父亲不良的榜样作用和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导致林某缺乏良好的父母关爱和家庭教育,童年时期未能发展出与关系密切成年人的良好关系,影响了林某人格和社交能力的正常发展。自我价值感低,安全感不足。性格内向而敏感,入狱服刑后,不能妥善处理与其他服刑人员之间的人际关系。情绪自我调控能力差,受抑郁、焦虑等情绪困扰无法摆脱。
3.心理行为表现
通过EPQ (艾森克人格问卷)显示,E:39,N:68,P:55,L:34。显示林某性格内向而敏感。
SDS(抑郁自评量表)测试标准分72分,显示有重度的抑郁情绪。
SAS(焦虑自评量表)测试标准分62分。显示有中度的焦虑情绪。
结合心理测评情况,林某是在客观存在的事件刺激下而导致主观上的情绪低落,主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对自己的症状有很好的自知力,因此当事人的情绪变化是主导症状。条理清楚,表达准确,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因此判断林某属于正常的心理范畴,并排除精神病性问题。其消极情绪困扰持续二个月以上,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劳动生产,人际交往都受到严重影响,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4.教育矫治的难点
(1)严重的抑郁情绪和孤独感
入监服刑以来,感觉自己是个多余的人。工作日在车间劳动的时候还好,周末和休息的时候脑袋里总想些有的没的,想到刑期还有好几年,就觉得很烦躁,就想砸东西。母亲在台湾打工,已经3年多没见过了。父亲偶尔还来监狱接见,这三个月都没有来,心里很难过。动作慢,只能做小工,经常被别的服刑人员嘲笑,心里很生气,就砸东西,砸完心里还是想不通。
(2)内向敏感的性格特征。自卑、敏感、从小缺乏家庭的关爱和温暖,适应能力差,遇到困难无法正确应对,常采取冲动的做法,消极应对,导致问题进一步加剧。
(3)伴随情绪障碍的失眠问题。因抑郁、焦虑情绪产生失眠等躯体反应,越焦虑就越睡不着,越睡不着就越焦虑。
5.矫治方案
根据以上分析,民警决定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对林某进行心理咨询,稳定情绪,改善睡眠,修正不良认知,完善社会支持系统,提升挫折应对能力。在矫治过程中,民警咨询师致力于改变林某的不合理认知,提高沟通能力,缓解与他人的紧张关系,重建心理支持系统。学习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技巧和适应行为,最终达到促进心理健康、行为正常、人格完善的目标
第一阶段:宣泄不良情绪,改善睡眠状况。民警咨询师运用肌肉放松训练、想象放松训练等技术,营造理解、接纳、尊重的咨询氛围,帮助林某宣泄虑不良情绪。在情绪稳定后,进行睡眠健康教育,通过记录睡眠日记,回顾过去一周的睡眠情况变化。找出睡眠日记中“不匹配”的数据。讨论引起失眠的易感因素、诱因和维持因素。设定睡眠限制和刺激控制的实施计划,逐步改善林某的睡眠状况。
第二阶段:识别错误思维,修正自动思维。运用情绪A-B-C技术帮助林某区分现实与想法,理解同一事件引起不同想法并导致不同行为。引导林某制定一个综合列表,列出想看的书籍或名著等,用于帮助林某度过醒着的时光。促进认知上的转变,从“设法睡着”的目标转变到“如何享受醒着的时光”。
思维记录表
A情景 |
? B想法 |
C结果:情绪 |
C结果:行为 |
在号房坐在椅子上休息 |
没有事情可做 |
无聊 |
什么事都没做 |
在号房坐在椅子上休息 |
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可以放松一下 |
平静 |
看看电视听听歌 |
号房里,看到其他服刑人员聊天 |
没有人和我聊天,我是多余的 |
孤独 |
一个人躲在角落 |
号房里,看到其他服刑人员聊天 |
他们聊得很开心,我也可以 |
好奇 |
参于其他人的谈话 |
看到王某没有把椅子摆整齐 |
他只顾自己,影响别人走路 |
有点生气 |
指责王某 |
看到王某没有把椅子摆整齐 |
他没注意,做的不够好 |
平静 |
帮王某将椅子摆好 |
王某从背后拍了我的头 |
莫名其妙,他打我的头干什么 |
生气 |
与王某吵架 |
王某从背后拍了我的头 |
他打招呼的方式不合适 |
有点不高兴 |
告诉王某自己的感受 |
思维记录表
自动想法 |
歪曲 |
我是多余的 |
贴标签 |
他只想自己方便 |
读心术 |
今晚肯定又要失眠了 |
预测未来 |
所有人都比我做的好 |
两极化思维 |
第三阶段:评估自动想法,重建认知模式。使用垂直下降技术获得自动想法的含义,帮助林某识别潜在的假设和规则(中间信念)。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技术挑战自动想法。引导林某思考负性自动想法导致的结果,并发展替代性的想法。采用苏格拉底式提问,引导林某自己去发现自动想法中的错误,并采用合理的方式对自动想法进行反应。
垂直下降技术:
我是个多余的人 |
????????????? ↓ |
我不会有亲密的朋友 |
↓ |
我父母离婚,我也离婚了 |
↓ |
像我父亲一样一辈子孤独 |
成本-效益分析技术:
更具适应性的假设 |
有利之处(成本) |
不利之处(效益) |
如果我努力提升自己的价 |
会有动力去努力工作。 |
可能会遇到失败。 |
值,人们会接纳我。 |
焦虑感会降低。 |
可能会因为挫折而受到伤害。 |
|
会提升自尊。 |
|
|
会有更多的朋友。 |
|
|
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 |
|
第四阶段:修正核心信念,巩固矫治效果。寻找证据对核心信念进行挑战和修正。通过苏格拉底式提问帮助林某探索自身具有的积极资源。不断去寻找林某的优点和过去的成功经历。鼓励林某将找到的信息全部记录下来,作为支持新的核心信念的证据。
核心信念工作表
支持旧的核心信念的证据 (孤独、失败者) |
对支持旧的核心信念的证据重新建构 |
支持新的核心信念的证据 (我和普通人一样) |
?只有初中学历,文化低
母亲离婚后再没有回来
睡不着,人快废了 我没有朋友
身体也不行了,胃病 |
我周围很多人没有文凭,但他们生活的很好 母亲很爱我,有给我寄钱,只是人在台湾,没法来看我 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整,睡眠好多了 以前在社会上有很多朋友,只是现在没有 胃病很多人都有,只要保养好,没有影响 |
我当兵的时候学过开车,可以当司机
我的身体很好,可以承担体力活
我记东西慢,但是记得牢 我对家人很关心,我很喜欢孩子
我很愿意帮助别人 |
6. 预期矫治目标
⒈近期目标:稳定情绪,改善睡眠,修正不良认知,完善社会支持系统,提升挫折应对能力。
⒉远期目标:提高自我心理调控能力,促进人格完善,形成合理的认知模式。
【教育改造成效】
经过三个多月的教育矫治后,林某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明显好转。睡眠质量明显提高。对于监狱生活更能适应。对未来有了希望。监区管理民警反馈林某违规行为明显减少,劳动改造表现提高,更加合群。咨询结束后,民警咨询师对林某进行回访和跟踪,表现较为稳定。心理矫治基本上达到预期目标。
通过这个案例,民警的体会是:许多服刑人员被失眠问题困扰,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作为改善睡眠质量的重要一步是要排除干扰睡眠的因素。有些失眠是因为躯体或精神疾病引起的,失眠只是伴随疾病出现的一种症状,消除了疾病,睡眠也就随之好转;有些失眠源于某些环境不利因素,如嘈杂、肮脏、拥挤,则应改善环境,如果环境无法改变,则应既来之则安之,因为心里越不能接受现实,就会越烦躁,那么入睡也就越难;有些失眠是因为心理压力、情绪不良引起,则重在心理冲突的调适上。有些人失眠的背后是心理问题,根源是担忧改造成绩、人际关系不良或家庭变故,因此,解决失眠,应立足于心理问题的解决。
扩展阅读
顽固服刑人员董某矫治个案
顽固服刑人员董某矫治个案 案例内容 【罪犯基本情况】 董某,男,1976年10月生,汉族,上海市人,大学文化,已婚,育有1子1女,有1次前科。2007年因犯组织他人偷越国境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6年,2011年假释…
情暖囚子心感化“迷途人”
情暖囚子心 感化“迷途人” 案例内容 【罪犯基本情况】 苏某,男,1991年1月出生,汉族,初中文化,未婚,福建省安溪县人。2017年5月10日因诈骗罪被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年6个月,2017年6月…
一例对抗改造服刑人员黄某的教育矫治案例
一例对抗改造服刑人员黄某的教育矫治案例 案例内容 【罪犯基本情况】 黄某,男,31岁,初中文化程度,未婚,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人,贩卖毒品罪,原判刑期5年,2015年11月5日收押至英德监狱服刑,有抢劫罪的前…
河南省许昌监狱服刑人员王某某教育改造案例
河南省许昌监狱服刑人员王某某教育改造案例 案例内容 【罪犯基本情况】 王某某,男,1996年2月,河南省长葛市人,原籍出生,原籍上学,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在山东青州某部队服役。2017年10月因强奸罪被长葛…
因犯故意杀人罪入西藏自治区监狱服刑人员多某教育改造案例
因犯故意杀人罪入西藏自治区监狱服刑人员多某教育改造案例 案例内容 【罪犯基本情况】 服刑人员多某,男,1982年5月24日出生,藏族,西藏江达县人,因犯故意杀人罪,被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现为日喀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