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法院在审理张某与李某、谢某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中,基于民法典的“好意同乘”规则,依法减轻了顺风车司机李某的赔偿责任。
本案是一起十分典型的好意施惠案件。张某在回家路上碰到了骑摩托车的李某,因两人相识,李某便无偿搭乘张某一起回家,但半路李某和谢某驾驶的电动三轮车相撞,造成张某受伤。事后,作为交通事故受害人的张某,向法院起诉李某和第三方谢某,索赔治疗费、残疾赔偿金、误工费等共计10万元。
这起案件之所以引发网友关注,是因为李某最初是出于同乡情谊无偿搭乘张某回家,这完全是一种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行为,且发生车祸也并非他主观意愿。随着私家车日益普及,日常生活中的“好意同乘”情况越来越多,法院如何裁判才能既体现公平公正,又呵护人与人之间的良善交往,自然吸引了公众眼球。
当地法院经审理后认为,事故发生后,双方未及时报警,事后交警也出具了无法分清责任的事故证明,即事故责任难以查清,因此对张某的损害,李某、谢某应当平均承担赔偿责任。但李某无偿搭乘张某,车辆并非营运车辆,李某也不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依照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七条之规定,应减轻李某的赔偿责任。最终该法院判决谢某赔偿5万元,李某赔偿3.5万元。
“好意同乘”系善意施惠行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这一判决结果,既兼顾了受害人张某的利益,也依法减轻了好意人李某的责任,遵循了我国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实现了情理法之间的平衡,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扩展阅读
快递人员将人撞伤后能否向快递公司追偿
【案情】 2013年8月1日,原告李某在进行中通快递业务时,驾驶的无牌三轮摩托车与杨某所驾的自行车在胶州市大营路北关派出所东侧路段相撞,致杨某受伤,经医院抢救无效于同年8月8日死亡,事故经胶州市公…
数份合同无效时应以备案合同结算工程款——河南高院判决洛阳五建公司诉向阳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
裁判要旨 当事人就同一工程签订的数份合同均被认定无效,又难以确定实际履行的合同时,应依据公平原则,参照双方达成合意并经主管部门审查备案的合同结算工程款。 案情 2009年6月12日,河南省洛…
本案人事争议应优先适用“人事法律”
【案情】 陈某是市某医院工作工作人员,属事业单位编制。后医院与陈某签订进修协议,约定陈某进修结束后,必须在医院工作,服务期不得低于10年,否则,需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双方约定为13万元。后陈某…
不偿还他人垫付的超额补偿款是否构成不当得利
【案情】 某管理局为建设需要,需对村民董某名下的4.99亩田地进行征用,董某认为政府征地补偿标准过低,便不同意征用。时任管理局书记的孙某为尽快完成征地工作,便代表管理局与董某签订了“征收协议书”…
进入债务人家中讨债是否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
【要点提示】 非法侵入住宅罪是指非法强行闯入他人住宅,或者经要求退出仍拒绝退出的行为。 【案情简介】 2011年1月份起,苏敏(化名)分四次向被告人石毅贷款4万元,贷款到期后,石毅多次向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