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情】
原告王某称:2019年2月其乘坐孙某的出租车回家,在途中孙某因与李某发生口角而厮打在一起,此时李某的好友郑某也前来帮忙与李某一起殴打孙某,王某便上前去劝架,在劝架过程中不知道是谁把自己打伤,花去医疗费7600元,遂起诉要求孙某、李某、郑某连带赔偿其损失7600元。郑某辩称:自己也是去劝架的,并未和李某一起殴打孙某,没有理由要承担责任。但庭审中王某与郑某都无足够证据支持自己的诉讼主张。
【分歧】
此案属于共同加害行为还是共同危险行为,郑某应否承担责任?
第一种观点认为属于共同加害行为,王某没有足够证据证明郑某也参与打架,所以郑某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种观点认为应属于共同危险行为,郑某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评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此案宜认定为共同危险行为,郑某应当连带赔偿王某的损失。所谓共同危险行为,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实施的对他人权利造成损害危险的行为,且该行为已经造成损害后果,但不能判明谁是真正的加害人。其与共同加害行为的区别是:1、共同危险行为的行为人必须在两人以上,如果仅仅是一人所为则只能构成一般的侵权行为;2、在主观上是否存在共同的意思表示,即意思联络:如果行为人在主观上存在意思联络,则成立共同加害行为,如果行为人之间无意思联络,则属于共同危险行为;3、行为人是否确定:在共同侵权行为中,致害人是可以确定的,而在共同危险行为中,只是数人实施了危险行为,而真正的致害人是不确定的;4、共同危险行为中,具有危险性的共同行为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域对同一对象实施的,它与损害事实之间有着某种可能的因果关系;5、共同危险行为必须具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可能性。具体到本案中,王某在劝架过程中受伤且不知是何人所为,而郑某、李某、孙某在主观上都没有要殴打王某的意思表示,不存在共同的故意,王某受伤的情况他们三人都是不愿看到的,正是因为他们三人的行为才使王某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此种情况符合共同危险行为的特征,宜认定为是共同危险行为,王某在起诉时将郑某也列为了被告人,而郑某又没有证据证明王某的损害与自己行为之间无因果关系,所以郑某应该与孙某、李某连带承担对王某的损失。如果确非是其本人所为,在其承担了对王某的赔偿责任后,可以另行起诉向李某、孙某追偿。
扩展阅读
快递人员将人撞伤后能否向快递公司追偿
【案情】 2013年8月1日,原告李某在进行中通快递业务时,驾驶的无牌三轮摩托车与杨某所驾的自行车在胶州市大营路北关派出所东侧路段相撞,致杨某受伤,经医院抢救无效于同年8月8日死亡,事故经胶州市公…
数份合同无效时应以备案合同结算工程款——河南高院判决洛阳五建公司诉向阳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
裁判要旨 当事人就同一工程签订的数份合同均被认定无效,又难以确定实际履行的合同时,应依据公平原则,参照双方达成合意并经主管部门审查备案的合同结算工程款。 案情 2009年6月12日,河南省洛…
本案人事争议应优先适用“人事法律”
【案情】 陈某是市某医院工作工作人员,属事业单位编制。后医院与陈某签订进修协议,约定陈某进修结束后,必须在医院工作,服务期不得低于10年,否则,需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双方约定为13万元。后陈某…
不偿还他人垫付的超额补偿款是否构成不当得利
【案情】 某管理局为建设需要,需对村民董某名下的4.99亩田地进行征用,董某认为政府征地补偿标准过低,便不同意征用。时任管理局书记的孙某为尽快完成征地工作,便代表管理局与董某签订了“征收协议书”…
进入债务人家中讨债是否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
【要点提示】 非法侵入住宅罪是指非法强行闯入他人住宅,或者经要求退出仍拒绝退出的行为。 【案情简介】 2011年1月份起,苏敏(化名)分四次向被告人石毅贷款4万元,贷款到期后,石毅多次向苏…